|
来源:翰锐管理咨询编辑整理
大学改名真相: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学名称是往往是人们对高校的第一印象。“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医学院校中的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上医”,......这些校名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并且琅琅上口,耳熟能详。
在唯学历盛行的今天,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简历,第一眼关注的,必定是简历封皮上的校名。看到名校学生,顿时倍加慈祥详细加以询问,看到不入流的校名,常常就是直接婉拒。可以说大学校名是毕业生简历上的一个戳,把学生进行等级分类,可见校名在眼下中国的重要性。国外就业的名校学子更是如此,看看老“川医”学子对泸医更名的强烈反对就知道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名称对方方面面利益相关者是多么的重要。
大学改名原因:
中国人奉行“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讲的是做人要有气节不能乱改名,但在“堂堂大学”看来失节是小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校名。现在大学都产业化了,加上扩招,各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秀生源。靠口碑,靠大师,靠教学科研,靠人文环境等是争取生源之道,相信每个高校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是这些资源和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改名成了最快捷的方式,一般的来说,一个学校从申报新校名到审批一两年时间就够了(当然不乏多年争取却无成者)。
而早期大学改名的一般有两个:1、校名和学科不相适应,要改得“名副其实”;2、几所学校合并成新校,“争执不下”要起个都能认可的新名字,防止“你把我吃了”,“你把我兼并了”。高校们觉得改名了,往往会随之带来专业面的拓宽,可以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性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迈进,上头下拨的资金多了,实力也就大增了,生源质量上去了,就业也就好了。事实上如此吗?让大学毕业生们来回答吧!
现在很多高校改名,往往就是为了能广招学生,获得更多的拨款,所以大家都抢着冠名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新名词,坐落于一个小地方,争取冠个“省会名”、用“名字”体现自己的“高贵地位”。同时对医学院校来说,过去大学合并的后遗症-----由于对校名品牌的不重视造成的历史名校校名归属也成了香勃勃,被后继改名者窥视,上演着一出出闹剧。所以说现在乱哄哄的大学改名和合并大多数是投机取巧的做法,体现的学术上的浮躁。可笑又可悲呀!
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最SB篇
四川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合并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
川大改名是业内的一个失败的教训!最初,成都科大很多老师反对用四川大学的招牌,才搞了个不伦不类的四川联合大学!没想到适得其反,因为北京有个市属的“北京联合大学”,弄得四川联合大学也被误认为是这等档次的高校,在北京都招不上学生。后来把华西医科大学并入,改名四川大学后,报考的人数很快上来了。但放着很有文化底蕴的华西协和大学不用 ,还是一种脑子短路的SB行为。
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由于简称“川医”造成川大不干了,逾两千海内外校友联名抗议。四川大学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示“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获得教育的授理,同时还牵扯出其升级为大学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大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后果。果然行为够SB呀。
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最NB篇
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合并——〉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缩写是CSU ,反恐大学 NB吧!
郴州医专、郴州师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湘南学院
四个专科一合并成了本科了,还有了个好校名,确实NB!
镇江医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原江苏工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不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在南京?呵呵!在镇江呢!江苏大学这个名称曾经被南京大学短暂的使用过2个月!所以我们可以称其为“江工江苏大学”以示区别!
赤峰卫生学校、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内蒙幼儿师范学校部分合并——〉赤峰学院。
这么多中专,大专合并还成了本科,牛!
宜春医专、宜春师专、宜春农专、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宜春学院
有报道,招生弄虚作假,肆意扩大招生,用金钱买卖招生。一般班级有将近20个是非正常录取——都是买的或通过关系进来的。已经被教育部出示黄牌警告,04年也被教育部限制招生。不过他自己号称“江西省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新型本科大学”。
长沙卫生学校——〉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层次——〉湖南师范大学
由卫校到专科到本科实现三级跳。
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最NB又SB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牛!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学上一级管理机构发生变化,军队的院校转给地方了,干嘛非得改名?“一医大”的金字招牌就这么丢了!
衡阳医学院、中南工学院合并——〉南华大学
应该说在地方高校里面,南华大学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想到解放前的南华大学,总觉得衡阳的几所学校有点糟蹋这个校名。
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最委屈求全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于2006年9月起开展合作办学,可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当然该校仍为独立法人单位。据说此举旨在推进清华与协和医大的合作办学,实现两校共同发展。可怜的“协和”丢掉了“中国”和“大学”。
吉林医学院、吉林师范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北华大学
没实力叫“华北大学”啊!只好愁合着用呀!
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全国六大医学院之一,其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0年由上海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虽然由大学变成学院,虽然委屈但“同济”之名却得以保存,不幸中的万幸。
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其心目中最理想的名称应该是“浙江医科大学”,只可惜虽然后来的“浙江医科大学”即使被浙江大学合并掉了,温州医学院也没资格捡来用, “温州”二字跟其“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的地位不符合。联想到四川泸州医学院的“伟大成就”,温州医科大学确实够委曲的了。有一点要赞扬该校的,就是在现今各高校都往综合化迈进的时候,温州医学院一直保持“医学”这个本色。
锦州医学院——〉辽宁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
原名辽吉军区卫生干部学校,1947年改名为辽北医学院,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该校“权威人士”称:锦州医学院是辽宁省教育厅直属院校,锦州医学院这一名字会让国内外人士产生误解,认为他们是市属院校,辽宁医学院这一名字与其省属院校的地位相称。据了解,其7个联合博士培养点是其软肋。而据最新的《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该校升格为大学,但名称却改回为锦州医科大学。虽然委曲,却也功成名就升级为大学。
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中专升格为专科
安徽安庆卫校——〉安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更名时间:2007-03-16)
厦门卫生学校——〉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更名时间:2007-3-16)
益阳卫生学校——〉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更名时间:2007-3-16)
READ MORE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专科升格为学院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医学院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厦门医学院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护理学院
READ MORE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学院升格为大学
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
广东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学院——〉广东药科大学
READ MORE中国医科院校改名之中医学院集体变脸中医药大学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助教育部开展了中医药院校更名为大学的工作,20余年过去产,促成了20所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名单如下:
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1993)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1993)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1995)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1995)
广东中医学院——〉广东中医药大学(1995.02)
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1996)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996)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02)
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2006.02)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03)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2006.03)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1)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4)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2015.4)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9)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2015.9)
READ MORE笔者判断,照此发展,中国每个省出一个中医药大学指日可待,在此基础上可以预见必将产生以中国六大行政区命名的中医药大学。
本文改编整理参考文章:嘻嘻网:《大学改名真相》,作者:siwer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百度百科感谢以上原作者分享!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注明“来源:翰锐管理咨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翰锐管理咨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翰锐管理咨询及作者”。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
|